5月11日,佛岡縣委書記潘國標帶隊到江蘇無錫,與廣東雅迪機車有限公司(下稱“雅迪”)簽訂華南基地(佛岡)項目協議。雅迪承諾,位于佛岡縣的雅迪華南基地到2027年將實現超百億元產值。
項目協議簽約現場。
今年一季度,以雅迪為代表的電動車制造業產值達17.24億元,增加值同比增長37.3%,拉動佛岡GDP增長1.1個百分點。電動車制造業占佛岡工業總產值比重兩成以上。
佛岡立足“工業強縣”定位,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,加快建設電動車制造百億級產業集群,誓要拼出發展加速度。
雅迪產量“帶飛”產業鏈
雅迪是國內電動車行業的領頭羊。位于佛岡縣的雅迪工廠,是華南地區最大的電動自行車生產基地。在這里,11條自動化流水線火力全開,單線8小時每天產能750輛,每天約有8250輛電動車“出生”,隨后銷往廣西、福建、江西、湖南等市場。
位于佛岡的雅迪工廠是華南地區最大電動自行車生產基地。
從2016年產能50萬輛,到2022年產能222萬輛,6年內產能擴大了3倍,足以看出雅迪發展之迅猛。廣東雅迪機車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王曉利介紹,預計到2027年,雅迪華南基地的電動車年產能可達到500萬輛,成為雅迪所有生產基地中產能最大的基地。高產的背后,雅迪的產值和稅收均位居佛岡榜首。
一輛電動車所需零配件上百種,雅迪負責產品研發、組裝、銷售,零配件則全部來自上下游供應商。隨著“鏈主型”龍頭企業發力,雅迪上下游的訂單也跟著水漲船高。
目前,有25家配套企業與雅迪一道落戶佛岡,這些生產車架、電機、塑件的上下游企業就近協作配套,形成了佛岡電動車制造產業鏈。
數據顯示,2022年,佛岡以雅迪為代表的電動車制造業產值約62億元。今年一季度,雅迪推出“以舊換新”的銷售模式,直接推動產能達到高峰,實現產能68.6萬輛,產值14億元,拉動佛岡電動車制造業達到17.24億元。
近年來,佛岡全力打造承接大灣區產業轉移的主戰場,順應電動車制造業強勢發展趨勢,提出以充分利用雅迪等龍頭型、“鏈主型”企業的強大帶動能力,吸引上下游配套企業落戶發展,全力打造百億電動車產業集群。
供應商“追隨”擴產降本
106國道龍山至湯塘段兩邊,以雅迪為圓心,周邊布滿了電動車零配件生產商,他們都是雅迪的上下游企業,依附產業“鏈長”而發展旺盛。目前電動車核心配件本地供應率較高,構建了電動車企業“微循環”。雅迪也通過供應鏈管理,以“潤物細無聲”的方式倒逼中小企業提升產品品質。
工人在流水線上組裝電動車。
隨著雅迪的產量增加,越來越多供應商迫切想進入佛岡設廠,希望離頭部企業更近些,壓縮物流成本,增加與頭部企業的溝通互信。
企業的需求與政府做大電動車產業“蛋糕”的規劃不謀而合。除了在新建的產業園為電動車產業“留位置”,佛岡縣委、縣政府還大力盤活雅迪華南基地周邊的閑置廠房,為“想進來”的電動車配件企業騰空間。
佛岡縣工信局副局長劉國慶介紹,針對制約雅迪發展的產業鏈配套入駐用地難題,佛岡強化產業謀劃,通過聯合環保、應急等部門開展執法,督促低效企業騰出用地引進新的優質企業,如激發與雅迪機車相鄰的D類低效用地企業發展活力,不斷提升土地效益。
產業壯大反哺城鎮化
雅迪在佛岡龍山鎮和湯塘鎮均有設廠,盡管兩鎮是佛岡的工業重鎮,但城鎮化率仍然很低。依托工業化的紅利,佛岡鄉鎮逐步推進城鎮化進程。企業也在根據基礎設施的完善程度,評價此地的營商環境。
位于龍山鎮的君強模具有近80名員工,九成是本地人?!拔覀兊膯T工平均月薪6000—7000元,這在龍山鎮來說非??捎^?!眲s光介紹,電動車制造業的興旺,為佛岡提供了更多就業崗位。
雅迪生產線火力全開。
駕車離開君強模具工廠,劉榮光還介紹起門前一段鄉村公路。原本逢雨必浸的路口經過改造,美觀性和安全性有了肉眼可見的提升??粗傐酌婷驳母纳?,政府的服務意識提升,劉榮光說,這種小細節讓他感受來自政府對企業的重視。
與黨委、政府座談時,兩鎮企業常提及比較受人關注的兩個問題:缺水和缺乏餐飲娛樂設施。前者事關生產,后者影響能否留住人才。
今年4月,佛岡縣北江引水及南部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(一期)項目開工,項目主要滿足佛岡南部區域的工業和生活用水需求。而龍山圩鎮改造回應企業期望,增建購物中心、休閑公園。城鎮基礎設施的升級,在細微處為佛岡招商引資增加印象分。